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05
字体:
分享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十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建议意见。 


2014
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强基蓄势,攻坚破难,全力推进三次产业发展、三大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基本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201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0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9590元,同比增长2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7亿元、37.7亿元、1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0.3%1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69.1:25.6,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以加快三次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经济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把产业增量提质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产业振兴,现代产业体系更为完善。加快恢复进程,工业经济转型提质。围绕“1+X、集聚发展”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帮助“7·10”受灾企业加快恢复建设,支持洪灾补助资金2180万元,27户规上企业恢复生产24户。漩口新型工业园区生态修复、地灾治理、河道疏浚、管网道路等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明显。狠抓十大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侨源气体“空气分离制氧项目”、浩普瑞“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利平宝石“人造锆宝石晶体生产线迁建项目”等有序有力推进。支持帮助企业成功申报“开门红”“小巨人”、省重点技术创新等项目41个,获得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出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措施30条,设立5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8.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2.8%注重集约发展,现代农业扩面增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目标,统筹各级资金5400余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县新增甜樱桃2000亩、猕猴桃1500亩、核桃10000亩、青()脆李5000亩、林下中草药580亩、花卉260亩,预计全年畜禽饲养量达1000余万头(只)。支持农业经营大户和专合组织发展,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1700平方米冷水鱼养殖场1处,成功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353万元。着力培育“高原、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甜樱桃、猕猴桃、青(红)脆李、大枣成功申报有机食品认证,“汶川甜樱桃”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汶川“芤山”大枣、“羌村”鸡蛋成功申报阿坝州知名商标。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90元、同比增长26%突出农旅联动,第三产业强劲发展。按照“农旅相融、板块联动、区域协同、全域景区”原则全力打造南线、北线、乡村三大板块的“2+1”旅游布局和“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两大品牌。重点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整合旅游局、景区管理局、旅游执法局、景区管委会四大职能部门职责,规范旅游管理。大力发展以康养、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投入4700万元支持发展生态经济庄园,三江养生堂、漩口赵公福地、绵虒大禹农庄被授予省级示范休闲农庄乡村酒店、农家乐达500余家。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旅游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平台全面投入使用,旅游管理、服务、营销初步实现数字化。成功举办“樱红五月·相约汶川”“行游汶川”等系列极具市场影响力的营销活动,旅游人气不断提升,促进了商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5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总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亿元、同比增长18.8%

一年来,我们以实施三大攻坚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加快秩序恢复,城乡环境发生新变化。投入资金19.89亿元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筑牢社会安全网底,着力破解群众“七难”问题。深入实施重建攻坚,安全保障有效增强。全面完成“7·10”灾后城乡住房重建427户、维修加固1496户,草坡迁建水磨工程预计春节前可实现入住。汶马高速、国道213线凤坪坝至县城扩建等重点交通工程已顺利开工,国道213线友谊隧道至映秀段修复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汶崇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抓紧进行。完成农村公路水毁恢复213.5公里、通达工程53.2公里、通畅工程35.3公里、安保工程82.4公里,建设农村公路桥梁9座。七盘沟、羊岭沟等18处重大地灾综合治理和17处中小型地灾治理全面完成,雁门沟、华溪沟等14处河道疏浚全部完工,中小河流防洪治理项目新建堤防5300余米、疏浚河道19万立方米,完成土地复垦整理6754亩,兑现草原生态补奖“三项直补”资金422.5万元。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3820亩,补植林木2.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6.2万亩,新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万亩,全县森林面积179.8万亩,森林覆盖率38.1%,草坡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实施综治攻坚,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领导接访、主动下访和包案化解责任制全面落实,年初排查矛盾纠纷180件,化解149件、化解率82.8%推进网格化巡防机制,加强乡村警务、旅游警务建设,强化校园、车站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环境良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投入386万元搭建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开展安全生产督查督办活动,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提升质量监管水平,食品用药安全保障有力。深入开展“双超治理”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活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有力。完成城区“三大出入口”等“微景”提升和“堡子关天际线”、西羌文化街、映秀、水磨夜景观提升工程,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美化乡村环境,恢复和新增绿化带8620平方米,龙溪垮坡村、雁门芤山村、漩口震源新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环境优美示范村”。加强污染源治理,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成功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县核查验收。深入实施民生攻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开展10+2”改善民生帮扶攻坚行动,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当前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致富的实际困难,预计全年民生支出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0%以上。完成3.9万余人免费健康体检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98%为全县17591户农房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完成17722户农房确权登记工作。加强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56户、城市棚户区改造373户,开工建设干部周转房100套,出租廉租房、公租房2171套,出售限价商品房259(85户“7·10”受灾农户按低于市场价27%的标准购买限价商品房)低保政策全面执行,扶持农村扶贫对象1737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124万元,“五保”自愿集中供养率达100%推进高半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全覆盖,解决了24个行政村1.2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汶川汽车站提升改造、威州客运站和55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工程,水磨和映秀客运站提升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城乡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被征地失地和“7·10”因灾失地农民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1800人。筹措资金3320万元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提升30个幸福美丽家园村,实施4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工业惠民富民、三产助民增收等高半山发展要素保障有力。

一年来,我们以优化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切实抓好项目投资、加强国资管理,发展活力注入新能量。从“项目、资金、人才”三要素入手,盘活存量,提升增量,县域经济发展能量不断激发着力把握机遇,项目投资推动发展。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7·10”灾后恢复重建等战略机遇,围绕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倾斜重点和支持力度,抓好项目储备、争取和实施。以“大项目不放过、小项目不错过”的拼劲,加大项目争取对接力度,严格项目审批,强化项目监督服务。全年累计下达项目164个,到位资金9亿元,其中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54个,到位资金1.67亿元、同比增长60.6%,预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着力平衡收支,财税金融运行平稳。深挖税收潜力,培育新兴税源,强化财税征管,确保应收尽收,预计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国税完成收入0.82亿元、地税完成收入1.55亿元、财政完成收入1.35亿元。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15个,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领域。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县内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支农再贷款示范基地”“金融扶贫惠农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共计2100万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各项规定,强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领域和民生项目需求,严控资金追加,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为发展振兴提供资本支撑。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全年化解政府性债务1.8亿元、化债率24.44%,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着力改革国企,国资管理质效双升。加快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组建成立汶川县羌禹投资发展集团公司,国有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全县经营性国有资产和电力设施设备等固定国有资产清理评估,确保增值增效。加强公有住房清理,完善公有住房管理制度。健全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统筹抓好砂石、矿产等优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资本优势。着力开放合作,发展路径持续拓宽。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重在实效”的思路,采取县校合作、对口合作、区域合作等方式,共享产业、人才等优势资源实现互赢发展抓优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西博会汶川分会场暨电子商务引领产业发展汶川论坛活动,在西博会上签订天赋智慧农业冷链产业园、侨源气体回收再利用等5个项目,签约投资金额达8.38亿元。预计全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0.32亿元,完成州定目标的103%

一年来,我们以满足群众日增多元需求为动力,努力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幸福指数,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更臻完善。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1129个,城镇新增就业9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0元、同比增长12.6%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361827人,劳务转移输出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亿余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5300失业保险参保9200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452.91万元。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督促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800余万元教育发展更上台阶。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成功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基本发展均衡县,投入资金3439.69万元,深入实施“减、免、补、助”十五年义务教育惠民政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17万名。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硬上本科以上省线252人,居全州第一。有力推进“9+3”职业教育和藏汉双语教育,特殊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前教育一年入园率达98.5%、三年入园率达86.2%。深入开展“千名教师培训工程”,培训教师3200余人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环境良好。卫生计生更加优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全面取消县级医院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9.61%。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认真落实计生“三项制度”,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文体广电更趋繁荣。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展演等活动100余场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411场次,新建电影院1座,全面完成映秀震中纪念馆整改提升。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累计接待200万余人次。加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县农民体育健身路径达125条,举办全县篮球、乒乓球、象棋大赛,积极参加全州职工和农牧民篮球运动会。发放“村村通”设备265套,布放临时光缆线路89公里,恢复通村光纤线路6.8公里。加大文物普查工作力度,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1.4万件。文学创作取得可喜成绩,《汶川羌》入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赶集归来》《乡路》获得第四届高原油画展作品新锐奖,成功推荐2人加入省作家协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销毁非法出版物600余件。文明氛围更显浓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家庭评选、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评选“汶川好人”80余名,英雄交警李富龙荣登“中国好人榜”,文明风气更加良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创作的作品《舞龙灯》荣获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书画类比赛二等奖,作品《一幅百年的新画卷》荣获全国“十佳创作奖”。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和日常管理,创建文明单位(村镇)13个。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拥军优属工作和军警民共建活动,维护军政军民团结,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档案、史志、粮食、邮政、气象、残联、老龄、保密、供销、保险、慈善、红十字会、外事台侨、妇女儿童、共青团及志愿者等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新的成效。

一年来,我们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践行服务宗旨、推进依法治县,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坚持转作风、扬正气、增效能、树形象,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服务,务实政府建设呈现新变化。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头、疾苦摆在首位,政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落实惠民实事。坚持县政府领导干部与高半山村“一对一”精确帮扶,县级部门与村社开展“1+1”结对服务,政府服务群众机制更加完善、联系群众更加紧密。高效办事,尽责政府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干正事、干实事、干成事”工作导向,把群众期盼、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共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6万件,办结率100%。自动化办公系统正式运行,提高办公效率、节约办公资源、促进信息整合等作用明显。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制定《汶川县依法治县实施意见》《汶川县创建法治示范乡(镇)评估考核暂行办法》《汶川县创建法治示范村(社区)评估考核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组织全县119个行政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900余条,法治“五大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政府专题会议等议事规则,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汶川县人民政府班子成员管理办法》,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基础建设工作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大厅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重大决策、重大投资和行政审批事项“晒”在阳光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42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3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严肃纪律,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和狠刹“四风”,开展集中检查6次,明察暗访400余人次,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资源招拍挂、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加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完成审计项目18个,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9100余万元,完成工程项目结算审计384个,审减工程选价3200余万元。大力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营造了清正清明清廉的政务环境。提升素质,智慧政府建设开创新局面。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培训、考核评价等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公开招考、引进交流各类专业人才150名。深入开展干部软实力提升工程,着力增强干部自我学习、执行落实、加快发展、自我进化、开拓创新、自我管理“六种能力”。坚持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动力,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路径,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政府理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爬坡越坎、破难攻坚,取得了“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实现了县域经济稳健运行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高瞻远瞩、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务实苦干,离不开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关注、提携指点,离不开驻汶部队官兵携手共建、无私奉献,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献智献力、热情帮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向解放军驻汶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援藏工作者、离退休老同志、志愿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汶川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依然偏低,经济结构仍欠合理,项目资金争取难度大,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二是工业园区恢复耗时长,工业生产提升难度大,工业经济上行压力大;三是税源增长乏力,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债务化解任务重,财政安全运行风险高;四是区域、人群发展不平衡,高半山群众增收难度大,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汶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找准症结、站好位置、扮好角色,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勤勉务实的作风赢取群众理解,以言出必行的果敢赢取群众信任,以为民谋福的真招赢得群众支持,以县域发展的实效赢得群众认可,满怀激情和热情,为汶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勇挑重担,尽责履职,不懈拼搏,奋勇前行! 

2015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明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汶川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工作安排,以“增量提质、振兴产业,建设幸福汶川”为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始终抓住“振兴产业、群众增收”两个主要任务,全面推进“一园”“两区”“三基地”“八大工程”建设,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推动汶川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60.66亿元,同比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5%;全部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同比增长10.4%;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总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4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和4.3%以内。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要,着力抓好“一园两区三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实力

突出绿色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融合,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

以加快生态经济庄园建设为重点,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政策倾斜、社会参与”原则,大力发展农旅相融、产业联动的现代生态经济庄园,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坚持把生态经济庄园建设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编制生态经济庄园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农业生产与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与生态康养、农产品加工与商贸流通、集体经济与助农多元增收、河坝与高半山产业联动发展的“五位一体”生态经济庄园模式。引导群众参与、农村技术能人投入生态经济庄园建设,充分发挥致富能手引领和群众主体作用,处理好集体、农户、庄园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生态经济庄园健康可持续发展机制。启动实施水磨大槽头村、黄家坪村、漩口群益村、映秀黄家村、绵虒三官庙村、威州秉里村、克枯大寺村和绵虒大禹农庄7+1”生态经济庄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40个村加快发展。

以加快漩口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促进新型工业发展。围绕“1+X、集聚发展”思路,以产业提质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水平、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加快漩口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关联配套产业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完善园区道路、河堤、管网等配套建设。实施好十大工业重点项目,着力扩量提质,支持神州锆业、鑫通新材料等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侨源气体二期、中晟锂业节能、下庄电厂扩容等技改项目,新增规上企业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入驻园区。做好协调服务,严格环保安全生产监管,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力争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同比增长10.4%

以加快七盘沟生态农业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加快七盘沟生态农业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天赋智慧农业冷链项目,着力搭建冷链加工、电子商务、物流集散等为一体的平台,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继续推进现代农业、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巩固提升甜樱桃基地2.3万亩、猕猴桃基地3万亩、核桃基地3.1万亩、青(红)脆李基地1.5万亩,加快“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林下中药材基地2000亩,力争全年畜禽饲养量达1300万头(只)。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组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力争培育申报省级示范社2个、县级示范社15个。加快培育“高原、生态、有机”区域农业品牌体系,力争完成510农业“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力争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同比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同比增长25%

以加快“三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生态康养基地、大爱文化基地、藏羌民俗体验基地建设,完善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着力打造生态康养与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抓住省委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契机,以三江镇、水磨镇、漩口镇为核心,规划融医疗、文化、膳食、运动、休闲于一体的1000平方公里生态康养基地。理顺映秀景区管理体制,盘活二台山、地震纪念地、映秀东村等国有资产,用活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震中纪念馆、爱立方等平台,激活震中一带旅游市场。以威州镇、绵虒镇、龙溪乡为重心,加快推进连片发展、农文旅相融、民族元素集聚,打造融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特色餐饮、鲜果采摘于一体的藏羌民俗文化体验区,突出大禹祭祀、藏羌锅庄、羊皮鼓舞、释比等文化展示,开发藏羌绣、汶川茶、羌族糍粑、绵虒豆腐等特色旅游商品和美食,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打造姜维城历史文化公园,在保护中挖掘开发羌族文化、三国文化资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利用汶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立体气候、优质的农产品资源,组织开展“行游汶川”系列主题营销活动。加强与央视、新华社、四川新闻资讯等权威媒体合作,全景式全方位展示汶川形象。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总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抓好惠民推进工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以实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工程为抓手,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以“健康汶川·幸福人民”为目标,巩固提升全民健康示范县创建成果。以建设阿坝州区域教育中心为抓手,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创新等工作,投入3000余万元落实十五年义务教育惠民政策,做好阿师专托管水磨三所学校试点项目,办好水磨高中“双语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达到120名,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加快构建1小时医疗服务圈,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卫生应急示范县。开展全民健康免费体检查漏补检工作,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推行医疗服务“一卡通”。改进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家庭医生健康顾问制度。做好计划生育服务站改扩建工作,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302000余人,城镇新增就业850人。提高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投入1000万元推进被征地失地农民参保工作。全面完成残疾人“智慧量服”“汶川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工作。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抓好公共租赁住房、干部周转房建设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危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以实施高半山扶贫推进工程为抓手,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加大高半山扶贫力度,将项目资金向高半山倾斜、向贫困人口集中地延伸。注重高半山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挖掘生态资源,培育重点特色产业,扩大种养规模,推动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联动发展,提升高半山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实施高半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道路170.4公里,安装水管315.2公里,修建蓄水池210余口。推进灌溉饮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处,解决1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示范基地建设。用好1000万元浙川对口援建项目资金,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00人。做好汶马高速、映卧公路建设及国道213线灾后恢复重建协调工作,加快推进粤汶公路“两桥一隧”工程建设,力争汶崇公路开工建设。实施紫坪铺水库码头建设及执法游艇配套建设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水毁修复20公里、通达工程30公里、通畅工程40公里、安保工程20公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60个。积极开展城市排水工程、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县城污水配套管网、七盘沟新区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光网汶川”,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到2.8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70%

以实施社会综合环境改善推进工程为抓手,加强县域生态建设。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载体,坚持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并重,全面建设岷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入推进天保二期、退耕还林、川西藏区生态保护等工程,完成公益林管护239.7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8.1%实施三江西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威州镇新桥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强地灾隐患点排查防治做好地灾应急治理工程运行监测和后续维护,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建成全县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重点整治城镇死角、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城镇污水集中处置率达8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城市绿化率达45%以上。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提升幸福美丽家园村22个、重点村5个,积极推广“微田园”建设。

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程为抓手,夯实富民强县基础。围绕“项目攻坚”和“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工作。认真研判“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抓好规划项目收尾工作,确保规划目标圆满完成。深入研究上级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藏区发展规划,谋划论证、筛选储备一批竞争力强、具有汶川地方需求的项目。建立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做好项目统筹整合文章,力争在交通、国土、城建、农水、林业环保、工业技改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汶马高速、七盘沟新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坚持“月分析、季调度、强稽查”制度,对各类项目实行“一口受理、联合预审、集中勘察、同步审批、综合验收、限时办结”的联合办理模式,促进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严格执行项目投资概算、审核审批、招投标、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规范项目运作程序,确保项目健康运行。

三、坚持稳定为重,着力抓好依法治县系统工程,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公共安全系数,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以州级法治示范县、法治示范乡镇、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法律七进”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落实“费随事转”要求,进一步规范村(社区)事务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创新,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强“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提高公共管理与综合服务效率。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巩固提升“天网工程”,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坚持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矛盾调处、权益维护、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多渠道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维稳意识,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分裂破坏活动。规范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坚持公正司法,筑牢公平正义防线。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仲裁相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力争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畅通群众诉求,引导群众依法信访,认真落实领导接访、主动下访和包案化解责任制,严格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将矛盾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着力保障公共安全。以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个全覆盖”为重点,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三个务必”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化建设、应急救援、督查督办等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严把市场准入关,开展“四品一械”专项整治,确保饮食用药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积极开展省级应急广播体系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县、乡、村、组四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做好灾害预警监测、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抢险,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倡导文明风尚。充分发挥“三基地一窗口”作用,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切实加强公民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身边榜样、汶川好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评活动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大弱势群体关爱力度,大力开展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和军警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四、坚持开拓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改革催生新气象,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推进综合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实施深化农村改革系统工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规范土地流转交易秩序,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挖掘土地潜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大政府性债务化解力度,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2015年安排偿债基金3556万元;清理规范财税激励政策,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收支两条线制度,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监管,健全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工商注册便利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范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强化人才战略,提供发展智力。实施软实力再提升工程,做到“严管”而不苛刻,“厚爱”而不溺爱。健全以实干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严格目标督查和结果运用,大力整治“慵懒散拖”和“中梗阻”行为,重点提升股级干部和乡镇村组干部工作能力和素质。通过交流、公开考录(聘)、直接考核和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引进、科研合作等刚柔结合方式,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形成衔接有序、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链条。加强公务员特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公务员培训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大基层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坚持凭实绩使用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工业集中区和产业一线聚集,向农村基层流动。在亲属团聚、住房保障、办公环境等方面,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力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加强科技引领,提升创新能力。认真实施《高原生态蔬菜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芤山大枣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等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密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开展草坡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科研项目,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完善汶川科技信息网,创新乡土人才培训,实施好科技部“三区”科技人才计划。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实用技术,实施科技帮扶,科技普及率和实用技术培训覆盖率分别达80%90%以上。

深化交流合作,激发开放活力。加强与广东、浙江、资阳等地对口合作,与都江堰、彭州、茂县等地区域合作,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阿坝师专等院校校地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信贷融资、市场开拓、要素制约等问题。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商务机构的联系,构建招商引资“关系网”。举办“行游汶川”等推介活动,参加西博会、广交会等会展活动,进一步提高汶川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坚持与时俱进,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从政能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建设依法行政、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

为民施政,恪尽公仆之责。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加强基层调研,用心了解群众需求,让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根本利益。从交通、就学、医疗、增收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抓起,集中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支出。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

科学理政,善谋发展之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高科学理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简政放权,深入改进文风会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拓宽集中审批、并联审批范围,提高办事效率。

从严治政,笃行廉洁之风。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严厉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行为。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强化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审批管理,加强公共资源使用、管理、交易的社会监督。严格财政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土地和矿产资源出让等审计监督。

依法行政,筑牢用权之基。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职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事业,奋斗铸造辉煌。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鼓实干之劲、造发展之势、聚和谐之力,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先行地,为谱写汶川跨越发展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