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义乌—汶川 共谱东西部扶贫协作曲

发布时间:2020-07-14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康建禹 颜威)“开门了,赶快过来上班。”早晨半点刚过,汶川县绵虒镇大禹村妇女陈蓉手机铃声响起,接过电话后,她放下手中的家务活,径直走向村口的“福田街道——绵虒镇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开始了新一天工作。

义乌衬衣来料加工项目落地汶川郭家坝

“因为要照顾小孩,我出不得远门。”陈蓉说。去年,家门口建起义乌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后,她在农闲时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领到1500元的加工费。

2018年以来,汶川县紧紧围绕“建设东西部协作产业扶贫全面振兴示范区”的目标,按照“党建全面统筹,东西部差异用力”的思路,依托浙江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大市场,构建产业扶贫基地、园区、车间、细胞工程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承接义乌产业转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市场运作,从管理体系、要素保障、技能培训、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十指联动,共同在汶川谱写了一曲来料加工产业乐章。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来料加工车间35个,其中总部车间1个、乡镇总车间11个,分车间23个,总面积达8340平方米,参与加工工人达1000余人,人均增收超过1300元/月,熟练加工工人增收入超过1700元/月,其中吸纳就业困难人员20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5人,残疾人57,低保户19人),就业困难人员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月。

来料加工产业专题培训现场

经过几年的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在汶川落地生根,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突破性转变,成为了汶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可拷贝、可复制的“义乌、汶川东西协作模板”。模板的形成,义乌—汶川也克服了诸多困难和挑战。汶川地理环境较恶劣,地震后,地质地貌发生了较大改变,地质灾害频发,群众居住较分散,且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半山,阻碍了来料加工均衡发展,也给群众参与到来料加工带来了诸多不便。

近日,汶川县灞州镇龙溪村来料加工技能培训班开班在龙溪寨举行,龙溪村是典型的高半山村寨,外出务工渠道少、收入低,灞州镇坚持“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将就业扶贫示范车间建设与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项目有机结合,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车间平台,积极鼓励群众居家开展来料加工。“我们村留守在家的妇女大多数为30至60多岁,外出就业机会少,这个做起来还是容易,我平时在家里照顾家人,做农活,没事时候可以到车间做做手工,还可以带回家做,真的好。”龙溪寨村妇女主任苟得兰介绍说,该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剩下的留守妇女年龄偏大,就业困难,此次来料加工落户龙溪寨村,村里的大部分妇女来参加来料加工培训。

张通荣陪同林毅实地查看来料加工产业

汶川群众就业观念相对保守,部分群众参与意愿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水平不高,技术不熟练、不全面,来料车间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严重制约了来料加工规模的壮大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去年11月,汶川县在川青甘高原物流园区内举行了以“培育新技能、发展新产业”为主题的来料加工首届技能大赛,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来料加工能手80余人11支队伍参与比赛,来自特殊教育学校23岁的康春眼神专注,动作熟练一气呵成。站在观赛区的父亲康龙军和母亲杨通美看着儿子动作纯熟、认真仔细,脸上难掩的激动。

 “康春主要做的是‘打枣’”的工序,过去虽然有速度但是合格率低,通过去义乌参加专业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现在速度快了,合格率也高了。” 杨通美告诉记者,原本想着儿子康春以后生活都成问题,完全没有想到他还有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一天。

龙溪村村民正在接受培训

绵虒镇高店村妇女杨梅是汶川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参加两地举办的来料加工专业技术培训后,成了汶川县来料加工总负责人,在全县最早建立起来料加工车间。“来料加工技术要求不高,很多留守妇女和老人都心灵手巧,也有闲余从事来料加工。”

“第一车货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发回去了,对方非常满意。”杨梅说。作为羌绣非遗传承人,杨梅正在思考如何将羌绣融入到来料加工中,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小商品的品质和附加值,而且可以将羌绣很好地宣传出去,走向世界。在之后的企业对接会上,汶川2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又与义乌一家企业对接,签订了无痕短裤来料加工意向协议。

疫情复工后首批来料加工成品已乘专车返回义乌

2018年12月,汶川县委、县政府下发《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对接培训活动及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补方案》;2019年1月,出台《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扶持方案》。两个方案的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汶川发展来料加工、建设扶贫车间的决心,汶川县从事来料加工的参与面越来越广,人员和车间数量成倍增长,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汶川篇章,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的“东西协作样板”。

除了头饰、小灯笼、无痕内裤,更为复杂的衬衣加工已在推进中。“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让留守在家的村民们农闲时可以做点手工活,工资可随时结,也可以月结。还可以把货带回家里加工,做完了再把成品送回加工点。”汶川县银杏乡一碗水村来料加工负责人王玉英开心地说。

康春参加来料加工技能大赛

今年48岁的苏学芳以种枣为生,农忙之余走上10几分钟就能到扶贫车间上班。只见她脚踩着缝纫机,手飞快地转动着布料,“嗡……”几分钟的功夫,一件成品就完工了。对于这份工作,她满是感激。“在这儿工作离家近,工作灵活自由,每个月平均能挣到2000多元工资,还能顾上家里农活,很满意。”

一个人的收入提高不算提高,一群人的提高才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汶川县还把加工车间搬进了汶川特殊教育学校,让陪读家长可以在孩子上课期间到学校的来料加工车间打零工,补贴家用。以此为契机,将来料加工融入课堂,培养特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兴趣,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为毕业后到来料加工脱贫车间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