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张剑波和他的“牛娃娃儿”

发布时间:2020-04-20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余羌 杨光富)“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曾经村寨乡间常能见到的黄牛耕地场景如今已经被机械化耕作所替代。如今耕地黄牛的数量逐年减少,耕地黄牛更是被众多网友打上“儿时记忆”的标签。为了留住最本味的农耕文化,壮大黄牛种群,汶川县三江镇麻柳村的张剑波不惜花重金保护它们。

家住三江镇麻柳村一组的张剑波是一个养牛专业户,更是一位相当称职的“牛爸爸”。他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眼前的这群大黄牛2002年开始,他便开始了他的养牛路。从最初四五头的小规模到如今190余头的规模,从单一的圈舍养殖到现在的放养+圈养结合养殖,张剑波的养牛路并不容易

张剑波正在给黄牛添加草料

我从小就喜欢牛,一直跟牛有很深的感情,因此就一直就喂了这么多年张剑波介绍说。个别牛不听话,会跑到村民地头去,把村民种植的药材给吃了,也会经常给村民赔偿损失。张剑波告诉记者,在他眼里,这些大黄牛哪怕再调皮,再捣乱,都是他心里的“宝贝”。

现在,许多养牛户养牛都是为了搞发展,创增收,而张大哥养牛却是为了保护黄牛,保护汶川三江的地方品种——三江黄牛。说到底,十七年的养牛路,张剑波的投资,没有创收,回报他的只有牛种群的繁殖壮大和新品种的培育得到重视。“家里全家人还是支持我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说到家里,张剑波挠了一下自己的头显得不好意思。

张剑波饲养的黄牛学名叫三江牛由于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今的儿时伙伴、农家好帮手越来越少,到现在仅存4100余头。近年来,国家、省州县加强对地方品种的保护力度和政策扶持, 三江牛种群数量逐步增加。2013年成立三江牛遗传资源保护区,建立水磨白石、三江麻柳、卧龙在内的7个核心保种繁育群,3个全实时监控养殖示范基地,加大对三江牛的资源保护和研究力度。2018年,汶川启动三江牛资源展示厅和资源管理中心建设,全面挖掘三江牛特色文化,形成农旅融合发展。

   “三江黄牛是汶川县独有的地方品种,汶川县委政府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对三江黄牛的圈舍的修建、选种给予补助调动了广大养牛户的积极性。下一步,汶川县将进一步开展三江黄牛的品种保护和资源开发,同时展示三江黄牛特有的农耕文化。县科农局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吴拥军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