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协提案

关于加快我县民宿经济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9-09-19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县政协第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11号提案

 

案由:关于加快我县民宿经济发展的提案

提案人

现在通讯地址

电话号码

唐小清

县防震减灾局

 

张凌云

县妇联

 

李云虹

县委统战部

 

孙晶

县农劳办公

 

胡敏

县卫计局

 

罗勤

食药监局

 

王梅

县民政局

 

程晓莉

县财政局

 











    民宿经济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新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重心结构从一二产向三产转移的趋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对于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道213线的全线贯通,将促进我县民宿经济蓬勃发展,对于农村而言,发展民宿产业,能吸引大城市的不同层次的旅游群体来农村居住,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体验远离喧嚣、回归自然、释放心情感受当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利于深化生态美丽家园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我县民宿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的乡村旅游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其表现形式如下:      

(一)经营层次较低,产业链未有效延伸。我县的民宿产业总体停留在“山山水水”上,农旅结合不深,开发的旅游农产品不多,没能充分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展现出来,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开发处在农村,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大部分农家缺乏互动、服务能力弱,没有形成品牌,难以承担接待团队游客的要求;很多农家乐由于受到投入资金、经营规模限制,经营效益普遍较低,对农家乐业主和周边农户农产品的产业带动不强,对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不明显。

(二)地域特色不明显,文化附加值未有效植入。当前,各地民宿经济出现了许多新业态。但我县民宿还依然停留的传统的“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买农家货、享农家乐”,对旅游内涵挖掘不够,忽视了度假的本质特性,运动休闲、农业观光、民风民俗体验等产业互动不紧密,旅游产业拓展的空间狭小。我县的民宿经济,个性缺乏,缺少地方民族特色,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产业发展缺乏监管,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民宿经济的主体是农民自主经营的“吃住游”项目,由于受投资规模以及经营理念的限制,其生产经营按照工商标准来看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准入门槛低,现在不少农家乐、农家客栈存在低水平竞争、服务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乡村旅游市场主体亟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介于此种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发展规模化民宿。按照县委提出的在县内培育一批特色小镇的要求,建议统一规划、监督实施;联片打造、整村推进;分类型、按批次,集中所有资源在县内精选取3-5个不同类型的、具有独特人文自然风景优势的、条件相对成熟的小镇连线连片进行整体提升打造,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小镇发展民宿经济,如龙溪的羌文化、绵虒的大禹文化和映秀爱国主义文化、漩口的财神文化、三江的水乡藏寨等特色。建议依托景区景点支撑来发展民宿,带动民宿经济发展。在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农家乐特色村、农房改造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基础上,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不同类型村居的民宿,凸显民宿的地域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依照打造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融合和产值带动,对民宿产业集聚区的镇、村进行规划引导,发展相匹配的特色种养殖业,将蔬菜瓜果、水产养殖、花卉种养等基地与民宿进行联动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体验内容,提升民宿魅力,带动农户和村集体收益。

(二)引入大师艺术民宿,打造创意“乡愁”归宿,发展个性化民宿。21世纪是创意经济的时代。发展民宿经济,既要有卖点又要有创意。成都凭“五朵金花”、“宽窄巷”等一系列精彩创意成为“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民宿经济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农”,农村景、农事活、农屋情、农家饭;最大的卖点在于“乡”,乡村田园、乡下生活、乡愁记忆、乡风民俗。乡味越浓就越有吸引力,越有自己的特色就越有回头客。建议把引进高端民宿项目和开发团队,作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在“小而美”、精致而特色上下功夫;结合“义乌扶贫”工程,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人和外来资本开发民宿。选择一批便于开发且房主流转意愿较强的村(点)进行开发试点。要注重相关本土人才的培养,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业经理团队开展整体经营。定向在国家级艺术大师中选取有意于在汶川来发展民宿经济的,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在“土”与“洋”之间寻找结合点,因地制宜,系统谋划,拔高整个民宿经济的高度,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三)在民宿产业发展中,深化融入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积极促进汶川历史人文、羌藏文化、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与汶川特色美食融合,打造羌文化特色民宿、大爱文化特色民宿、禅寿文化特色民宿、大禹文化特色民宿、藏乡休养特色民宿、财神文化民宿和卧龙耿达熊猫文化特色民宿等,将系列文化和民族生活融入到经营理念中。并结合特色民宿配套挖掘地域特色美食文化,加以融合提升,形成高品味特色民宿业态。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民宿经济的硬件建设。从偏远山村具备发展民宿经济天然优势的实际来看,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道路交通条件。因此,必须在道路拓宽、桥梁架设、停车场建设、蓄水堰坝建设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确保“走得进来”。同时,在村庄内部,一方面要配套完善供水用水系统和富有乡土特色的餐饮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保护修缮彰显当地人文特点的农房村舍,确保“住得下来”。此外,还要在景点挖掘方面做足文章,确保“游得起来”。应结合“汶川三宝”、“三品一标”、“两区五极”、“一江四区”、“四项行动”等,整合设立专项资金来推动保护生态环境,把环保、农口以及宣传口等多部门的补助资金有效进行打包整合,重点投向民宿经济短腿的基础设施以及外延文化设施。

(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民宿经济的软件升级。尽快出台汶川县民宿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尤其在土地、古民居、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民宿经济向国际化、品牌化、集聚化方向发展。制定高端民宿产业的准入门槛,实施旅游项目预评估机制,把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亩产”效益。出台专项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民资、外资共同参与汶川民宿产业的建设。

(六)引入市场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和产业融合。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根据房屋的不同闲置类型,创新几种处置利用模式。一是出租模式,可由村民直接出租或村集体统一出租;二是入股模式,将房子以实物入股的形式折算到经营者的民宿中;三是合作模式,实施“村委会 公司 民宿”的模式,适合民宿集中发展的村;四是出让模式,将符合“两规”的宅基地征为国有土地,按净地或带房屋进行招拍挂。要形成有利于个体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开发经营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多户联合、跨区域合作开发经营,来做强做大民宿产业。政府各部门在统筹资源、项目开发、审批流程、创新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进行决策联动。建立协调沟通长效机制,共同推进民宿业态的发展。

(七)统一标准,规范经营,加强民宿内部管理。一是制定民宿开办标准,要求每个民宿重点村需发展10户以上民宿经营户,卫生条件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符合标准,游客住宿登记规范。二是加强村级自律,建议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接待登记、统一客源分配、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结账。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接待服务规范、清洁卫生规范、安全保卫规范、旅游安全制度、监督投诉奖惩办法等管理制度。

 

县政协第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11号提案

办理答复

 

唐小清等8位委员

您们在政协第十五届汶川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号《关于加快我县民宿经济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县人民政府审定,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为我县提出关于加快我县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我县结合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和汶川实际情况,咨询省州文化旅游部门意见、查询国内外相关资料、召集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专题研究,落实专人负责办理。

一、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发展规模化民宿。自去年以来,我县提出了以打造“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为核心的康养旅游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全域康养民宿建设。依托烟雨三江、丹青水磨、天地映秀、熊猫家园、大禹故里、古韵羌山“汶川六景”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康养民宿载体。依托我县海纳百川的治水文化、悠远厚重的羌藏文化、天人合一的熊猫文化、守望相助的大爱文化“汶川文化四朵花”,深挖“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康养民宿文化内涵;依托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汶川三宝”等有机、生态、绿色的农产品资源,大力推进“农业 康养民宿”等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规模发展。

二、引入大师艺术民宿,打造创意“乡愁”归宿,发展个性化民宿。汶川的民宿属于景区兼容型模式,即民宿依托景区,景区里包含着民宿,民宿推动景区的发展,目前我县重点是培育好萝卜寨、东门寨、映秀东村、老人村、高店村、河坝村6个村的特色民宿,推广好开心牧场、鹞子山养生堂、赵公福地3个点的精品民宿,促进汶川民宿经济发展。

三、加快民宿产业发展,深化融入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我们对民宿客源市场进行认真分析,大部分游客都是以度假、休闲、养生等为目的,追求回归自然,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宿发展的基础。所以鼓励民宿经营要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在市场细分中找准目标客源,走差异化线路,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民宿的设计也要依托于当地的环境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元素,使其富有浓郁的当地生活气息。目前我县正布局汶川南北区域差异化发展,在北部区域以大禹文化旅游区为基础,整合龙溪、克枯、绵虒、雁门等乡镇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挖掘以北部区域海纳百川的治水文化、悠远厚重的羌藏文化。着力推进以龙溪“转山会”为代表的北部区域民族文化布局并大力包装推广一批羌膳菜系美食。南部区域以汶川特别旅游区为基础,大力挖掘天人合一的熊猫文化、守望相助的大爱文化,努力塑造家国情怀的汶川精神。同时以水磨主动健康为主体,围绕南部片区民宿为主的老年颐养生活方式,挖掘南部区域“食文化”。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民宿经济的硬件建设。县域内汶马高速、国道213线恢复重建正顺利推进,即将通车;汶崇公路已完成十余项前期要件,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尽早立项并开工建设;成灌快铁三江支线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已列入《汶川县“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南部区域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新老漩三环线,抓好映秀至水磨公路维修养护,配合做好213国道友谊隧道至映秀的设计施工建设。并着力推进南部区域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健身休闲颐养文化所需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北部区域优化威州、克枯、龙溪山地公路,打造汶川运动康养赛道,配置运动赛事休息设施,完善运动赛事交通指引牌等,完成北部区域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以龙溪羌人谷为主的运动康养配套基础设施,以康养理念为引领,依托龙溪阿尔沟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羌人牧场”主题休闲营地、“奇幻森林”亲子度假营地、“雪峰林海”康乐度假中心、祈福寻宝体验基地、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民宿经济的发展。

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民宿经济的软件提升。随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加快,各项政策也相继出台,为扶持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一是拓宽了民宿建设用地渠道,简化了审批程序,保障民宿发展用地需求,对于用于民宿发展的临时建筑在政策上予以了适当突破。二是多次组织到民宿发展先进的地方考察,借鉴了先进地区的经验,对评定的民宿经营户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有一定规模民宿经营户数的村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或游客接待中心等,给予适当的补助;对于资源禀赋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精品项目予以重点补助。

六、引入市场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和产业融合。一是下一步拟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组成的乡村民宿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协调例会制度,定期协商解决乡村民宿在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难、办证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经营管理缺乏专业化运作、配套不完善等难题。与所属民宿村的乡镇形成工作合力,齐抓共管,推进民宿经济的发展。二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对民宿发展区域的旅游交通、便民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对民宿村生活污水处理、道路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的整理加大力度。三是加快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区域周边的林旅、农旅、康养项目的建设,增加可游性,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局面,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

七、统一标准,规范经营,加强民宿内部管理。为支持鼓励民宿发展,我县出台了《汶川县加快推进民宿业发展实施意见》,拟定了《野奢民宿体验经济增长极工作方案》,并启动了民宿集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9年起,由县财政统筹安排200万元,主要用于民宿特色村创建、高端精品民宿综合体建设奖补、品牌建设和营销推介等。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出台了《汶川县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汶川县民宿管理暂行办法》、《汶川县加快推进民宿业发展相关单位职责分工》、《汶川县民宿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联合核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依托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加快我县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真诚感谢您们对我县民宿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请将《政协汶川县委员会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填写后,反馈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和县委县政府督查督办室。

办理答复单位: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系人:李兴蓉,联系电话:0837-6222729(办公室)、13909041690(手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