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汶川映秀:培训经济“新引擎”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0-06-15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近年来,汶川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建设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培训经济助推基层治理,现在的映秀镇呈现出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培训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震后重生的映秀镇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但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镇域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形势非常严峻。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汶川县努力探索“破题之举”,将映秀镇定位为“汶川新动能引擎”,积极打造“培训小镇”,大力培育培训产业、发展培训经济,找到了转型发展的“金钥匙”。一是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制定《汶川县映秀镇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5)》《映秀特色培训小镇规划》,从培训课程设置、教学线路设计、优化配套服务、建立标准体系、项目规划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各方面进行谋划,发挥现有优势,巩固既有基础,整合各类资源。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发展。编制《映秀地震遗址保护工作方案》,出台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标准流程、对外培训管理、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团队管理、参观漩口中学遗址管理、市政规范管理等方面的“1+4”管理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制度20余个,为基地规范建设和培训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以产业融合加速发展。以培训经济规范和带动餐饮住宿产业发展、促进其他业态丰富,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旅游提档升级、加工业规范有序,实现全镇产业间融合互动协调发展,以映秀为轴心、辐射全县、延伸县外、带动全产业发展的培训经济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举办或承办各类教学培训387期(班)21000余人次,接待各类党政培训、现场教学、青少年研学旅行共计162期(班)共计39000余人次,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均同比增长达10%,辐射水磨、三江、卧龙、威州等镇7万余人,培训产业已成为“映秀支柱、全县重要、全州特色”的新兴富民强县产业,映秀镇被表彰为全州县域经济发展先进乡镇。

培训经济助推改善保障民生福祉。汶川在推进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明确了接待培训班和研学旅人员2020年底日均达1000人、2021年底日均达2000人的目标,并在规划中将“镇村联动、企村协同、群众参与”作为刚性原则,实现让利于民、共建共享。一是注重基础提升。立足映秀镇“景镇合一、基地核心”的实际,围绕群众和游客现实需求,依托国家AAAAA级景区复核提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18年以来实施“家国情怀十大工程体系”与民生改善系列各类项目累计达106个,资金投入超过2亿元,在改善了基地教育教学资源条件的同时,改善了市政基础与人居环境。二是注重共建共享。加强政企合作,县政府与州国投公司共同注资成立汶川康旅公司及天地映秀培训中心,全面负责景区管理和承接教育培训。发展“三资”融合型经济,引导映秀镇各村社联合出资入股汶川康养公司,各村社已获得320万元分红,2020年以后可获得每年15%的固定分红。深化村企共建,天津泰达集团与渔子溪村巩固“五联共建”机制,共同投资兴建企业,股份全部分给群众并优先组织本镇群众参与管理、务工。强化抱团发展,汶川城市应急体验中心积极与康旅公司、映秀餐饮协会等持续深化合作,在人员分配、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联动共赢机制。三是注重群众参与。成立讲解、餐饮、住宿“三大协会”,整合三大领域资源,通过培训教育、科学引导、统一标准,实现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协会将培训班、研学旅行等资源进行有序分配,规范了市场秩序,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了群众收入。将收益分红、客源分配与保护环境、规范建设、文明经营等挂钩,并纳入行为规范,增强群众意识养成与行为自觉。深化“文明四风”“感恩情怀培育”“三恩教育”三大工程,积极探索“党建+三治”模式,提升群众自治效果。2019年,映秀镇城乡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95%,培训产业带动全镇户均增收472元,映秀镇、渔子溪村成功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镇、示范村。

培训经济助力干部治理能力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汶川依托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发展培训产业、壮大培训经济的过程中,统筹提升干部人才治理能力。一是配强管理人才队伍。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委员会,并建立推进会定期召开机制,将县级部门的人力精力、资金项目向基地集中。经州委批准,成立10人编制的正科级机构“汶川家国情怀书院”,统筹负责基地建设。在映秀镇党政班子成员配备与调整中,注重选择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干部。二是育强基层人才队伍。“近水楼台先得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利用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教学资源,优先组织本地干部人才培训,其中2019年组织各级干部培训共计72期(班)、12000余人次,其中县内13期(班)1600余人次,包括村社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与驻村干部培训4期(班)、600余人次,全县乃至全州基层干部人才综合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三是建强动态智库队伍。邀请省委党校、长征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专家团队,指导基地课程研发。从县内在职干部、退休干部、村社干部、专业人才、老党员及各行业带头人、典型人物中选拔20人,组建稳定的本土师资队伍。与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大学、西南财大等结成对子,组建了100余人的长期稳定高校师资队伍。注重本地教员的培养,采取“实地选拔+指导培训+试用+上岗”等方式遴选出40余名本土讲解员,培养了20名十岁左右的“小小讲解员”,构建起“高校+党校+领导干部+群众讲解员”的多元化教员师资队伍。举办讲解员培训7批次、讲解员大赛2期,择优组织讲解员外出考察2批次,本土讲解员队伍管理更加规范、讲解质量持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